
5月3日下午,我校人文社会科学“名家讲坛”第295讲在线上举行,华东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教育部重点人文研究基地“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杨国荣应邀以《中国传统思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为题作学术报告,这也是电竞博彩
“新时代的中国”大讲坛2022年第5讲。电竞博彩
执行院长李包庚主持了报告会。
杨国荣教授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个体、社会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国家、民族间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过程中的天人互动”四方面内容入手,阐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丰富内涵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杨国荣认为从传统文化的视域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关乎多重关系。首先是个体之间的交往。个体以及个体之间如何建立和谐相处、平等交往的关系,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中无法回避的问题。其次是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个体需要认可社会、融入群体,另一方面社会又要包容个体,维护其合理权利,二者构成了建构和谐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相关前提。第三是国家之间、民族之间的关系。处理或协调国家之间、民族之间关系的总体原则是相互尊重主权,互惠互利,走向普遍安全或永久和平。从“协和万邦”、天下大同,到“为万世开太平”,这些中国传统思想中的价值取向侧重于关注天下而非具体或特定的民族、国家。最后是天人之间,即自然和人类社会之间的互动。总体的原则是注重天人之间“共美”。天人之间的“共美”既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形而上的前提,也构成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方面。由此提示我们,在研究人类命运共同体时,不仅要关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资源,也要回溯到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从而得到更全面深刻的理解和启示。
李包庚在总结讲话时指出,杨国荣教授的讲解既有深度又有广度,从中国传统文化视角研究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使广大师生更加全面了解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深刻内涵及实质。与会师生深受启发,表示要把研究人类命运共同体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学好马克思主义体系的科学理论,继续深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宝贵的思想精髓,加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本次报告会由电竞博彩-电子竞技博彩
、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宁波大学基地、宁波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宁波大学新时代溯源工程研究中心联合承办。宁波市兄弟高校思政教师代表以及学院部分师生近200人聆听了本次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