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9日,宁波大学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团队召开专题座谈交流会,国家万人领军人才史守林教授及刘友女教授、郑善庆副教授、王贤斌副教授、朱珂讲师、赵瑛博士、梁兴印博士、方敏博士等参加了座谈。座谈会围绕学科建设、研究院筹建及人才培养等核心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会议明确了党史党建学科的发展方向,为推进该学科高质量发展凝聚了共识。
聚焦研究院建设,探索资源优化路径
会议伊始,史守林教授系统介绍了党史与党建研究院的筹备进展。针对研究院的成立宗旨、机构设置和主要任务等问题,展开了充分讨论。刘友女教授等在研究院的命名、配套经费的支持等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细化人才培养方案,凸显学科特色与本土联动
郑善庆副教授就学科培养方案作了专题汇报,提出研究方向需紧扣学科属性与宁波地方特色,并优化课程设置。刘友女教授强调,新学科招生需严格规范学科属性、明确研究方向,确保队伍建设的系统性。王贤斌副教授建议加强同本地党校等机构的合作,赵瑛博士则提出区分必修与选修课程,例如将“中共党史人物专题研究”选修课扩展为“中国近现代人物专题研究”,以提升课程包容性。方敏博士与梁兴印博士共同建议增设史料收集与整理、论文写作训练课程,并倡导结合教师专长联合开课,强化学生学术能力培养。
深化校际交流,对标先进促提升
为借鉴兄弟高校经验,会议决定加强与兄弟高校的联系,开展更广泛的调研,在学科建设、课程体系及人才培养方面进行更为广泛的学术交流,为宁波大学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发展提供优质的参考样本。
凝聚共识谋新篇,多维发力强学科
总结环节,与会老师们一致认为,学科建设需统筹推进多项举措:一方面通过调研对标找差、补足短板,另一方面立足本土资源、强化特色发展,同步完善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拓展合作平台。史守林教授总结强调,团队将以此次会议为起点,系统整合校内外资源,力争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等领域形成标志性成果,为新时代党史党建学科建设贡献宁波智慧。
此次交流会为宁波大学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发展指明了方向,标志着学科团队将以更开放的姿态、更务实的举措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